《回著作目錄》
第一日上。第一日下。第二日上。第二日下。第三日上。第三日下。
第四日上。第四日下。第五日上。第五日下。第六日上。第六日下。
第三堂:修定時的跳動
(古道師打板通知上座)你們出家的同學們最好跟他練練,這個叫鐘板,老規矩。禪宗分五家,這
個鐘板的敲法、挂法,都有差別的。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廟子是曹洞宗,那個禪堂是臨濟宗,
不過這都是形式。剛才說到能觸、所觸,但自己並沒有感受的狀況。就像你們戴眼鏡戴習慣了,呼
吸系統鼻子鼻子這裡,有兩個小的脈管被壓住了,旁邊兩鬂這裡也壓住。所以我十幾歲時有近視,
我現在八九十歲了,反而看報紙不要眼鏡,一戴就難受,你們戴慣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這裡,
我眼睛看前面這個方向,兩邊這樣大都看到了。你們戴眼鏡,只看這麼一點。所以要想恢復的話,
自己打坐時要把眼鏡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經就不緊張了。神經的放鬆最後統統在腦,不
在肢體。全身所有的反應,最後是腦的問題。你看那個病人最後上氧氣,就是這個氣的問題嘛!所
以你平常把這個氣先調好。
剛才前面講的觸受,酸、痛、脹、麻、痒等等,澀與滯同一個意義,就裡塞住了。譬如黃醫師的背
,是風大水大停留在那裡,如果人老了檢查這裡,關節疏鬆就來了。因為風大跟水大泡了這個地大
,關節骨頭的功能被壓住了,工夫到了會打開的,打開的時候自然會跳動的。你們沒有看到過,這
裡有幾個人,最容易跳是那個李科學。如果你在她邊上打坐,不了解,以為她發了神經。假如在禪
堂裡,就可能被打香板了,那是打得很冤枉。這就是不懂,應該讓她跳吧,那是本身的功能發生氣
脈振動。
譬如這一次也出這個事。我們一個年輕同學,參加寺廟的禪七,我們笑"大吼禪堂"。他在禪堂,哎
喲!大叫三聲,把全場的人震動了,就被趕出禪堂。理由呢?"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妨礙別
人用功了。說這是妨礙大家用功,打他香板。不曉得是他妨礙人家,還是人家妨礙了他!他也不是
有意,那個氣發動才會這樣。所以他真用功,在家裡你的太太孩子們不懂,會嚇死了,把你送到醫
院去,以為神經病發了。至於吃飽、吃多了以後打嗝,內行的人一聽,知道這是胃的問題﹔有些是
腎臟肝臟的問題,打嗝的聲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師難遇"。知道的師父就讓他去發泄,他的病氣就
出來了。所以修行需要同參道友,內行的師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別人以為你死了,放
張紙或什麼在鼻孔上,覺得一點呼吸都沒有,就抬出去燒了。所以修行要有環境,很難的。
剛才講的觸受,每一個都先吩咐你,你們在佛經上雖然看到,一眼就晃過去了,覺得很多余,其實
這個最重要。剛才我還問大家,昨天聽了以後,你自己覺得呼吸的氣明白了沒有?先認識自己的呼
吸,心念跟它配合。六妙門大家都聽懂了嗎?聽懂了我就講下去了。剛才你們自己認為聽懂了,在
我的觀念裡,也許一百個人中有一兩個聽懂,我就很高興了。要是全體懂,那真是滿堂中彩了。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兩個重點的問題:飲食、男女。腸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關系,不能說叫你
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盡量減少,不然對於安那般那及你的身體會有影響。現在沒有辦
法跟你講氣脈問題,六妙門等於只認識生命的氣,還沒有告訴你修氣的方法。修氣要懂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這同中國的醫學有密切的關聯。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於傳到西藏密宗的三脈七輪。這不
是理論哦,這是生命科學,都要認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昨天告訴你兩個鼻子的呼吸感覺不同
,我有經驗,大家有沒有,不知道。
呼吸聞時間的人
我年輕時在西康、雲南邊區,帶那些部隊就是土匪收編來的,叫做流氓部隊。抗戰時什麼都沒有,
也沒有手表,要跟士卒同甘苦啊,他們怎麼窮,我要跟他們一樣窮,他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我
這個司令官有一個手表,好珍貴啊,別人沒有,我心裡也難受,帶兵不能這樣,所以也不戴。有一
天,下午到一個山裡頭,那邊出門就是高山,看不到頂,想到古人兩句詩,"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你看文學多美啊!可是人在那個環境真痛苦,窮山惡水,到處都是山,一天到晚都是在雲霧中。下
面的人看上面,說是白雲裡頭有神仙,可是我們在山頂上的是泡在濕氣裡,雲霧彌漫,很難受啊!
我講這次經驗給你們聽。大概是下午三四點鐘,我問什麼時間了?有個老兵,鄉下人,做土匪出來
的,在我前面一站,他那個嘴巴歪一下,鼻子嗅一嗅說:司令官,三點半。我說你怎麼知道?我鼻
子聞出來啊。我說你的鼻子會聞出時間?對啊!什麼人的鼻子都可以聞得出來啊。帶兵嘛講話不是
那麼文雅,我說:他媽的,你真稀奇耶,你有這個本事啊?帶兵的時候,罵一句他媽的,他很高興
,曉得這一句話是獎勵,不是罵人。我說你了不起,你告訴我怎麼聞的。他是司令官,那個貓的眼
睛,到中午是一條線,慢慢變,時間也一樣變。我們人的鼻子也是一樣啊,這個時候我是右鼻這裡
,嗯,知道下午三點半。這個厲害吧!後來我學了密宗,學了氣脈,我很想找這個老兵,找不到了。
所以不要認為鼻子的氣脈不重要,昨天告訴你早晨起來,雙鼻都通的人絕對健康,有一邊不通身體
就有問題,對男女、飲食都要注意守戒了。尤其要學會單鼻呼吸,右鼻的呼吸進來,從右脈下去,
管大使大腸的系統。左鼻的呼吸管荷爾蒙,或者男女精的系統。尤其是左邊,以中國來講,左邊是
陽,右邊是陰。還不止如此,你兩鼻氣脈通了以後,到一個環境,譬如要買房子,進去一聞,有怪
味、怪氣,這個房子不要。譬如我們現在這個禪堂你聞聞看,樣樣對的,是殊勝的道場哦!就有那
麼神妙,你試試看。你們自己有鼻子嘛!我說你們要修道做工夫,為了生命,天下最便宜的生意你
不做,自己媽媽生的鼻子,一毛錢不花,卻不肯去做工夫,真是天下的笨蛋!
這都是初步的初步,是有形的,要知道的。然後,如果你這個氣脈修通了,佛學叫"鼻觀"。《楞嚴經》
上二十五位菩薩的報告,有修鼻觀這個法門成就的。觀,自己看見了,這就叫做修行做功夫。所以
有沒有修行,有沒有功夫,你騙不住人的,也不要騙自己啊!
我再請問大家,前兩天下午,打開電燈上課,氣就不同,你的感受、觸受就不同吧!那麼這個呼吸
安那般那的往來,現在你們要真地認得啊!現在只講氣哦,以四大來講是風大的修法。
羅漢們的呼吸法
昨天到今天提出的六妙門,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我們的老師父,他並沒有講。誰講的呢?是我們
的大師兄們,五百羅漢從修持經驗提出來的方法,所以要非常尊重。我們研究發現,佛的確有講過
,只不過不是講那麼多,當年時代不同嘛。我常常笑你們學佛很少人拜羅漢,羅漢很值得拜呢!羅
漢就是三皈依的皈依僧,他們是出家有成就的羅漢聖僧。蘇東坡專拜羅漢,他很懂。
《達摩禪經》裡頭只提到一下六妙門,不是主要方法,沒有詳細分析。為什麼?這是問題了。現在
找根源,佛在小乘《阿含經》裡,曾提出安那般那法門。學佛依經為主哦,戒律部分是次要的﹔論
的部分是後代的祖師們及阿羅漢們的經驗,更次要。照佛的原話,佛在《阿含經》提到"息長知長,
息短知短,息冷知冷,息暖知暖"。這時他老人家當時傳給弟子們的,不過講"長短冷暖"而已,當年
這些大阿羅漢聖賢僧們,以及我們的祖師們,智慧高,一聽就懂了,不像我們這樣笨。譬如我們現
在呼吸,夏天在禪堂,你感覺呼吸氣是暖的,但看不見。你到冬天看,尤其在西藏或西北地區,呼
出來是白氣,看得見的,那是有形有相了。
《達摩禪經》你們去研究,來不及給你們講,文字很難懂。尤其用魏晉時代的文學來寫,文化程度
低一點就抓不出重點。這些大羅漢祖師們修行經驗流傳下來,中間有一段說,息有長中長、長中短
,有短中短、短中長,但你頭都看昏了,這就是科學了。如果我們正式辦一個研究所,就會發現,
不要說修行人,連普通人的確都有這個狀況。譬如你們病了感冒發高燒,那個呼吸非常粗,非常短
。有細菌的叫感冒,中國醫學叫傷風。傷風不一定是感冒,是氣候的影響,不一定有細菌的。但是
傷風久了,去化驗可能就有細菌了。因為停留了一段時間,培養了細菌。醫學是這個道理,如果我
到醫學院上課,會這樣給他們講清楚,不能說傷風就是感冒。不管中醫西醫都是一樣道理,不能把
醫學弄得像有個界限。空氣裡頭本來有細菌,但是在我們健康時,鼻腔裡的鼻液會控制細菌。細菌
的傳播經過呼吸到鼻腔裡,有時候停留一兩個星期,如果內部健康的人沒有關系,如果一碰到腸胃
不好,或者性行為出了問題,或者其它方面出問題,就可能發燒,成為並發症。所以當你發燒的時
候,呼吸非常急促,短中短。若是一個細心的中醫,望、聞、問、切。望,一眼就看到臉上氣色,
是哪裡出毛病,是肝臟,是心臟,氣色都不同。聞,聽到呼吸很短促,已經知道問題在哪裡了。老
了快死以前,呼吸是短中短,馬上要斷氣了。可是在短中短的時候,偶然聽到一個長的,還有救的
希望,可以下藥來救。現在講粗的呼吸,你們用功,體驗自己內在的氣息,有長中之長、短中之短,
有短中之長、長中之短,你說這是佛經還是科學?是生命科學吧!
第四堂:自力和他力(大眾唱念佛號)
這個念佛法門,就是修淨土的念佛,出聲開口念,是修持方法的一種。身體坐在這裡,嘴巴發聲念
"南無阿彌陀佛",思想意念都專一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
個字上面。下午已經解釋過名號的意義,這六個字,六個聲音,"南無"是皈依,"阿彌陀佛"是佛的
名號,念佛的意義包含了佛與我自他不二。
世界成一切宗教,只有自力他力兩條路,自力是自己的力量﹔有自己就有我,有我就有他,所以有
他力。世間法做人做事也一樣,靠自己努力的是自力,靠長官提拔朋友幫忙是他力。一切宗教的信
仰所謂信,靠上帝啊、神啊,有個主宰,就是他力。所以密宗觀想佛,本尊、菩薩、念咒子,都是
靠他力保佑。但是,真正的佛法他力也就是自力,自力也就是他力,這就是自他不二的道理。
真正的佛法自他不二,心物一元,一體的,禪宗祖師有兩句話,包含宗教、科學、哲學都在內: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講時間,究竟有沒有時間?
沒有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永遠只有"一時",這是大科學了。時間是人為的,相對的。
"無邊剎境",宇宙是無量無邊,除了地球以外,還有月亮、太陽、火星、木星等其他的星球。宇宙
是無量無邊的星球,三千大千世界是無量無邊的宇宙。剎,代表實際的星球國土。
"自他不隔於毫端",無邊國土是一體的,就在前面。所以淨土宗跟禪宗最後變成合流了,既是自力
又是他力。
當一個人煩惱妄想太多痛苦太大時,佛啊!求你老人家加持我吧!一聲佛號提起,身口意三業專一
,一念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力量,集中到一點,這是個精神科學,像一個磁場一樣,
那個大的磁電一下來,像地心吸力一樣,所有東西都吸過來了。因此有環境因素,你在家裡也好,
或在禪堂上座大聲念佛,你就進入一片清淨光明的淨土。當你開口念佛的時候,身口意合一--眼睛
不看外面,回轉來意念觀自己內在﹔耳朵不聽外面的聲音,只聽自己念佛的發音,每個字從內在發
出來﹔鼻子安那般那不管了,念佛就是一呼一吸,氣歸一了嘛﹔舌頭在彈動念佛,身體端坐,寂然
不動,"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阿彌陀佛旁邊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兩位"大教授"。我剛才講的這個念佛方法,是大勢至菩薩
教的"念佛圓通法門",可以成佛,自他不二。大家聽清楚了吧。當念佛時身口意三業合一,眼睛一
閉,心念反觀內照,心光照耀,當前只有一片光明,黑也就是黑光,白色就是白光,黃色黃光,青
色青光,紅色紅光,光也一概不管。這樣念佛下去,你自己會進入一片光明清淨中,有無比的感應
。這是音聲瑜珈,配上身瑜珈,再配上意的瑜珈。
怎麼念
(師領眾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剛才講過,你念到一半沒有氣了,你就停一下,心裡還在繼
續念,一口氣一口氣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師煞板止靜)這一剎那你就進入淨土,唯心淨土,
沒有動搖的,你身體搖動干嗎?又管身體去了,所以知識分子學佛沒有用啊。張某某不要動了!不行
,再來。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整個的身心投進去。(師煞板止靜)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當
下即是淨土。剛才我正好上來,聽到一位同學在講念佛法門,很高興。沙彌跟在我後面,我說不要
出聲,我們悄悄地進去。這位感覺到我進來,起了分別心,講一半就停了,這是不行的。所以禪宗
告訴你,"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真講法的時候"臨機不讓師"。因此告訴大家念佛法門,念時
要整個身心投進去,所有的煩惱痛苦,所有的思想一概切斷,阿彌陀佛一路念下去,自然會到達身
心不動。如果家裡的環境不能出聲念,怕妨礙家裡的人,那你自己默念。
默念怎麼念再告訴你們,一上座,一閉眼睛,內觀自己聲音,就是回轉來聽心裡自己念南無阿彌陀
佛的聲音。鼻子當然不管呼吸了,舌頭也不動了,身體也不動,聽內在心聲發出的南無阿彌陀佛......
每個字聽得清清楚楚,外面的人聽不到。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萬緣放不,一念不生,一切煩惱痛
苦沒有,感覺也沒有,一念清淨定下去,這就是念佛三昧,很快得定。可是知識分子,或一般老油
條學佛學的,知道而不肯做,把很重要又簡單的方法輕視了。如果身體不好,事情不順利,心中有
煩惱,你每天早晚兩堂念佛下去更好。如果出家有好的環境,可以配上引磬念。讓幾位出家同學用
引磬念一下,聽一聽,這是靠他力幫忙了。如果沒有這個他力外力呢?就靠自力來。學佛嘛!為什麼
一定仗他力?(大眾如法唱誦)(師煞板止靜)所以在中國的淨土宗,這樣的方法修持是唯心淨土,
當下一念清淨,現成的,不花在毛錢就做到了。可是大家不肯放下,都太聰明,願意求人,不想求
己。你看碰上這個機緣,偶然念一下佛號,自己身心調整到專一,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當下清淨
了。你們有人進入這個念佛三昧的不要動,其他的人休息一下。
這幾天在這裡不要為我關系而來,你也沒有欠我,我也沒有欠你,為了你自己來,真的試驗試驗自
己學的東西。如果此心也不靜,趕快回去上海,回哪裡都可以﹔沒有車子,我馬上叫一部車子送你
走,免得浪費時間。既然到這裡,每個人要為自己。這個禪堂,現在就是你的禪堂,只有現在,沒
有過去,沒有未來,好好體會用功吧,不要在這裡聽空話,浪費時間。你們曉得我的個性,看到有
些人我嘴裡不講,心裡煩,何必自欺欺人呢?對不住啊!所以你們既然都叫南老師嘛,這就是做師
道的尊嚴,一概不留情。我們要回過來講,這一次要交待你們真修實証的安那般那出入息、白骨觀
,即身成就的方法。下午講到要想真修實証,有兩個要點,一個是飲食,一個是男女,很重要,還
沒有詳細講。
第五堂:說風
釋迦牟尼佛教弟子們即身成就,証果位的修持方法,是先由修出入息入手。這一次我們給它下一個
批注,先修有為法,是從現有的生命,生理、物理方面入手去修的,很現實的。現在的生命,就是
鼻子到喉嚨這裡,三寸氣不在就是死亡,一口氣不來就是死亡,所以要從這裡開始修。在佛學物理
方面講是修風大,就是宇宙的能量變成空氣。這個風是無形無相的,我們大家看到過風嗎?沒有。
你說有啊,風吹到臉上有感覺,那是你臉的感覺耶!那個風的體是什麼樣子,你不知道。所以《莊
子·齊物論》描寫宇宙天地的大氣,碰到小孔有小聲,大孔有大聲,他描寫得太鬧熱了。這個不是風
的相貌,莊子沒有騙你,他講的就是這個氣。所以第一篇《逍遙游》就是講氣化,宇宙物理的變化﹔
《齊物論》也告訴你這個氣的重要,都是氣的變化。
風是無形無相的,我們感覺看到風的動貌,那並不是風的本身,而是風的功能所發生的作用及現象
,一般都錯認這是風。像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有風嗎?沒有風。你感覺到沒有風嗎?你皮膚外面、臉
上都感覺到有一股氣流在走,就是風啊!所以《楞嚴經》佛就說得非常徹底,"性風真空",風的本
體本性無形無相,沒有東西,而是能量,同電一樣﹔電也就是風的變化,本來空的。"性空真風",
風因為空,發生作用千變萬化。尤其《莊子·齊物論》說那個風是"吹萬不同",萬種風的現象,它在
吹,顯出的現象有一萬種,千變萬化就是一個能量的關系,所以叫風。"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
本然,周遍法界",風的最後那個能在哪裡?在虛空嗎?在太空裡嗎?都沒有,它本來清淨的。本然
是自然都存在,無所在無所不在。我們前面沒有風,你自己把手在前面搧兩下就有風了,它的本身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法界不是宇宙哦,法界是佛學的名詞,包含整個宇宙,因為宇宙還是物理
世界的觀念,法界超越了物理世界。
那麼我們怎麼覺得有風呢?"隨眾生心",你心念跟它配合了,你自己的主觀意識起來"應所知量",
科學家研究能、研究電,到今天世界上科學的文明,精密的科技靠這個電能,電就是風"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的量變。現在物理學講量子力學,今天科學家已經研究到本能的量變,相應你的所知量。
"循業發現",風無相無形,跟著人的思想觀念研究,講有電有能量有風,依循你的業力思想改變,
產生了科學哲學。"寧有方所",寧是哪裡﹔方是方位,哪裡有個固定空間呢!
《楞嚴經》講物理世界地水火風空,最後的結論,"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寧有方所"
這幾句話最重要。換句話,地大、水大、火大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把它配合科學,不管時間、空間
,如果一定講有一個主體的東西,都是觀念的錯誤。你看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幾千年前都告訴你了
,可是,我們有這樣寶貴的文化,自己不曉得去發現,去挖掘。如根據佛經,這幾句話懂進去,再研
究物理科學,不曉得能發明多少偉大的東西!
為什麼發明東西呢?發明東西是什麼呢?就是佛經一句話"循業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蘋果,
蘋果熟了掉到地上,掉了幾千年也不知道,碰到一個姓牛的老兄牛頓,一下子發現了地心引力。地
心的吸力是從牛頓的"循業發現"來的,它本來存在的。"寧有方所",它沒有固定的方位。所以我常
說,你們不要搞錯,以為佛學迷信,自己不懂又亂去批評才是迷信!你做工夫,道理不懂也是沒有
用啊,也中迷信啊!所以,佛法也是個科學。
穿過身心的一切
我們講修安那般那六妙門的方法,還是很粗淺的一步,佛學有一個名詞,必須要懂,這又是一個大
科學來了。也許大家是清醒的,我是糊涂的,也許大家都糊涂,我是清醒的。佛經上告訴你有一個
名稱,小乘說得更清楚,但是講理論的這些佛學家不注意的,叫"十一切入"。尤其你們講修行,修
安那般那你更要清楚了。不要念錯哦,念成十一、切入,那就不對了。十,有十種精神、物理的功
能,心物一元的。一切入,任何地方,它都會透進去穿過來。所以叫十一切入,是什麼東西呢?
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
青黃赤白是色相。現在天黑了,你走出去看看天空,我們普通講夜裡是黑的。你錯了,你沒有科學
的眼睛,不懂光學。夜裡不是黑的啊!是青的,深青的。沒有一個真正的黑,就是太空裡的黑洞也
是深青色。太空有沒有黑洞?我幾十年前講一定有,存在的。有些科學家不承認。我說我不是學科
學的,我講有就沒有人聽,現在那個霍金一講有,大家就說有了。赤是紅色的。這個裡頭要研究色
了,大家在中學裡讀過,顏色分紅、橙、黃、綠、藍、靛、紫。紫到最深就變成青黑了。你注意哦
,沒有黑,沒有白,怪吧!把所有的東西集中在一起就變黑了,變白了,黑白兩個是另外哦。紅色
久了就變橙色,再變一變就變黃色,慢慢在變化,這是屬於化學了。所以十一切入,青黃赤白四種
色,怎麼變出來的?是地、水、火、風、空五種物理作用的變化。最後一個識,是心理,精神的,
這個不屬於物理的,這樣懂了吧!我們這些同學有的也講哲學、佛學的,根本沒有好好研究,也沒
有看經。普通上佛學院,老實講在學校裡混一混,概論也沒有讀完的,就算是什麼學者專家了。讀
書要很仔細的才行。這十種東西,十分之一是唯心的,就是這個"識"是唯心的,青黃赤白地水火風
空,都是唯物的。
注意!這十種是一切入,你在這裡打坐,你的身心內外,整個宇宙,一切都穿插進來了,都穿過你
的身心,這叫十種一切入。乃至鋼板,乃至太空艙,什麼都擋不住的,一切處都透入。譬如我們現
在這個建筑有牆壁,你說有擋住嗎?沒有,地水火風空一樣透過來。所以我們身體為什麼衰老?是
受物理的侵蝕變化,都透進來了。你在這裡打坐,做起工夫來有境界,是不是受這個物理的影響干
擾呢?可惜這裡沒有真正研究佛學的人,有的話我就問他。
我們前天還講過十二因緣,我說你們注意哦,十二因緣還背得來吧?我幫你們講,無明緣行,行緣
識,識緣什麼?名色。神識入胎,和精虫卵臟結合,那個叫名色。名是概念、理念、精神,色是精
虫跟卵臟配合一起的變化,所以叫做名色,不叫做胎兒。名色以後是六入。釋迦牟尼佛好奇怪啊,
佛經上明明講六根對六塵,為什麼十二因緣裡,偏偏不叫六塵叫六入呢?問題來了吧!這就是科學
頭腦,研究學問的頭腦。為什麼講生命那個識緣名色,名色以後不叫六塵,叫六入呢?當胎兒三緣
和合形成人一生命,它這種物理的功能,都透入進來了,所以叫六入,這一下懂了吧!你看佛的科
學多高。厲害吧!不是我厲害,是佛的厲害。你聽了應該有個震撼的。
六入以後緣什麼呢?觸。觸緣什麼?受。觸受就是你的感覺就來了。所以感覺的狀態,所以有身心
的狀態,都是物理的作用,可是人被物理世界騙了。有了觸受以後緣什麼?就愛了,越愛越抓,愛
名、愛東西、愛漂亮、愛兒女家庭。所以愛以後就緣取,拼命抓。取緣有,現實的世界就是有,活
著叫做生命。生命最後呢?衰老。老了以後呢?死。死了以後無明再來,這樣懂了吧!你看我們本
師,這位大老師的厲害,幾千年前他就把科學的觀念告訴你了。可是幾千年前沒有這個科學,大家
不懂,所以他老人家想辦法讓後面的人懂。
把思想意識拉住
懂了十種一切入,你修行打坐,為什麼還管你的氣呢?叫你先認識自己出入息,一進一出,你把心
跟呼吸配合。思想跟呼吸,這是兩樣東西哦!從生命投胎以來就分開。你看這個生命活到五十幾,
雖然老了,但永遠很規律地呼吸。可是很多人活了幾十歲,根本不曉得呼吸是什麼!你沒有管耶,
你只是那個第六意識思想在亂想亂跑,是不是這樣?佛學有一句話,就是把向外馳求,像野馬一樣
亂跑的心,用一條繩子,用自己生命這個氣(風大),把它拉回來配合到一起。
怎麼拉呢?你不知道拉,他告訴你先要"數"﹔氣一進一出數一、數二。其實這個時候有三個心在用
,你知道"數"是心的投影,那個心跟氣配合為一,一個心在用嘛。旁邊還有一個影子在看自己數對
了沒有,兩個影子在旁邊看住了,都是自己變的。後面,還有個監察的作用在,哦!這一下我沒有
亂想,完全數對了。你看這個心的厲害。所以廟子上塑的菩薩四個面孔。四面自己都看到了,佛像
代表你的心,我們心的功能同時四面看見。所以那個沙彌十幾歲跟在我旁邊,放學回來問我,太老
師啊,那個心有幾個啊?我說很多耶。她說是啊!真的啊!我一邊做功課,一邊想那個電影。我說
對了,豈止是兩個的想,你七八個都同時在想。她說:對哦!
這個心在同一個時候是多用的,你要拴攏來歸一,歸到呼吸上來,只有一個東西是不動的,拿現實
的生命講是知性。我現在在講話,你們大家在聽話,是不是有一個知道我在講話、你在聽話的?這
個是知性,是不動的,它都在。譬如我們在發脾氣,罵這個混蛋。你一邊在罵人的時候,有沒有一
個知道我在罵人發脾氣的?有沒有?有啊!這個"知性"沒有動過,它沒有發脾氣耶,可是你知道在
發脾氣耶!
知性在哪裡
有人自殺吃安眠藥上吊的時候,你說那個知性知道自己現在在干什麼嗎?當然知道。你要死的時候
知道不知道自己要死了呢?也知道。哎呀!我好痛啊。人家問:你講話啊?我講不出來,要死了。
他那個知性沒有動哦。這個知性在哪裡啊?現在科學說在腦,是嗎?有案例証明不在腦。我們這裡
就有兩個,某人跟人家打架,釘子打到腦裡這個頭骨切開過。還有一個女士,打開腦子,有一個瘤
拿掉了。這還是好的,還有人把腦切掉一邊,他同樣有知性!那個腦已經一部分拿掉了,怎麼還有
知性呢?現在醫學試驗,單獨抽出來一個細胞,可以變成人。請問這個細胞有沒有知性?我們的指
甲在身上,你指甲長了,碰到一個東西,指甲這裡痛不痛啊?痛。你把它剪了,丟在地上,石頭砸
它痛不痛啊?你說那個剛剪下的指甲不痛嗎?你怎麼曉得它不痛?可是連在你這裡你馬上知道痛。
這就是學佛,這就是做工夫的問題。
所以我當年研究唯識,有一個教授,他說老兄我問你,蚯蚓或者一條蛇,你用快刀把它砍成三段,
這三段都在滾動,哪一段裡頭有心性?當時我只有二十幾歲,我說三段都有。他說你老兄怪了。我
說有啊,三段滾動的時候有。他說那你說明心見性那個性是分段落的嗎?我說沒有分段落,周遍圓
滿,無所不在。那個蚯蚓、蛇被砍成三截,三截都在滾動,那不是性耶,那是能量發動的那個功能
,這個叫業力,叫"余力未盡"。當時我年輕氣盛,他說:嗯!老兄,佩服了。我說我也不懂,不過
我們年輕人會想而已嘛!
譬如人要死的時候,把眼睛、肝臟捐給人家,一口氣還沒有完全斷,趕快把器官切下來,冷凍送出
去那邊接上,那是第八阿賴耶識余命未斷。你說我們把自己身上快刀切一塊肉丟在那裡,那個肉在
盤子裡還在抖動,可是我們腦子裡感覺到自己痛,沒有感覺割下來那塊肉痛啊。這是問題,你以為
研究佛學用功那麼簡單啊!所以叫你們念佛,有人說迷信。你才迷信呢!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知
道。所以今天晚上叫你先懂十一切入,慢慢使你們知道有一個知性,它在那裡永遠不動。
我要請問了,當我夜裡睡著了,無知了,對不對?那時知性在哪裡?在啊。你夜裡睡著了,你睡得
打呼,我在樓上叫某某起來,我到你那裡很遠耶!你會自然知道,哦!你叫我啊!所以我就笑他們
,一般學唯識、學密宗的講第六意識在腦裡頭,第七識、第八識在督脈,在背脊骨神經裡頭。我說
你們搞什麼佛學啊!你看玄奘法師的《成唯識論》,還有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明明告訴你第
六意識不在身體,腦的感覺屬於前五識的身識。換句話,我們普通人站起來,兩手打開,這樣一圈
,第六意識這裡都有啊。所以你坐在這裡,有人走過來,你也有感覺了。第六意識不在身上,可是
它一切入,透入你身上,也透進你腦裡頭。
今天晚上告訴你們一切入,告訴你們好好念佛。所以我告訴出家同學,廟子裡不一定講准提法,好
好提倡禪淨雙修,一邊參禪打坐,一邊好好念佛,那就會很快成就。剛才晚上一堂念佛,你看多好啊。
第六堂:出家僧眾,居士菩薩
現在說一個秘密,關於佛說的修行法門安那般那,我下午提出來,你們讀書不多,研究佛學也沒有
真正信佛。信佛不是迷信,出家人早晚課都念三皈依,皈依法,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在世的
時候,《金剛經》上說有"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佛弟子的常隨眾,永遠跟在他身邊。他也夠煩的,
大家也沒有仔細去分析研究。這一千多人,有許多年齡比他大,我們講句笑話,對他老人家不恭敬
,都是"兼並"來的。他悟道以後,三十一歲就出來說法,有那麼多人跟著他。舍利子比佛年齡大,
他跟著佛之後,他的學生一百人都跟過來了。目連尊者也有一百個跟他的學生,還有三迦葉兄弟,
不是禪宗祖師迦葉尊者,他們年齡都比佛大,也都是印度當時的大師,共一千個弟子一起都過來了
。還有耶舍長者子五十個學生,也都是師父帶過來皈依的。可以說他一千二百五十個出家比丘,常
隨眾,都是帶藝投師的,都是學外道,學神通,大學問,有工夫的。有些有神通,在虛空中走過來
走過去的。這是講出家眾。在家呢?菩薩大都是在家的。所以有些出家人反對居士,我說你搞清楚
,四大菩薩及一切大菩薩多數是居士耶!你們拜菩薩為什麼不拜居士啊!算不定我這個居士也是個
菩薩!可是你要拜我,我還不高興呢!我還不是菩薩,不想讓你拜,你一拜,我就趕快拜你。因為
你還沒有資格拜我,我肯接受你這一拜,很不容易哦!這是講笑話。
秘密中的秘密
我們回過來研究,為什麼當年跟著佛的人,當下証果得道,証阿羅漢的很多,他教的是什麼東西?
除了智能上悟道以外,這個工夫一下就到達,是什麼原因?我研究過,講了半天離不開禪定,禪定
的方法總有個入門的。除非智慧很高的,像中國禪宗的六祖一樣,叫做上上智,頭等頭等人。世界
上有幾個頭等啊?何況頭等中的頭等,那找不出來的。他們當年都是上上智。現在人學佛學了三輩
子,還沒有影子。所以我告訴你,我遍學了一切外道,遍學了一切道家、密宗,一切方法等等,發
現都有問題。
究竟快捷的路是哪一條?只好回過頭來再找佛經,看來看去還是安那般那、白骨觀。奇怪,為什麼
安那般那、白骨觀那麼簡單?原來它秘密裡頭有秘密。我當年為這個,有時候搞不清楚,就哭啊流
淚。我的命怎麼那麼不好?沒有碰到佛在世,向誰去問呢?學道的人太多了,每當聽人說他那個師
父有神通,活了幾百歲,我聽都不要聽,都是鬼話,若跟他去,會上很多當。"哇!我那個表哥的
師父,兩百五十歲了,真行道了。好,去,去。"去了以後找到表哥,"哎呀,你聽我表弟亂講,我
沒有見過,是我舅舅見過的。"好,一起去找你舅舅。東找西找最後沒有影子的。上這一種當,我上
得多了,可是本身不經歷過,你不知道啊!這本《達摩禪經》,這個達摩不是那個禪宗達摩祖師。
達摩兩個字是總稱、總論,等於寫博士論文,綜合一切祖師們修持的經驗學問。可是佛陀跋陀羅在
中國譯出《達摩禪經》,也成功了,他的徒弟法師,我給你們介紹過的,在樹洞裡坐了七百年的那位
。他同佛陀跋陀羅,和達摩祖師,都是同門的。這本書你不讀百遍千遍,看不出來。我每次讀這種
書,有時當小說一樣,雖然形式很隨便,內心是無比地恭敬在求,你總要告訴我一個消息吧!後來看
出來了,《達摩禪經》有消息,秘密都留在裡頭。
真正的修持--十六特勝
《選佛譜·卷第四》
十六特勝-譜曰:十六特勝者,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舍。
六妙門,是個初步的入門。真正修持在佛學的名稱叫"十六特勝"。記住哦!有十六條原則,是特別
特別的方法,秘密中秘密的方法,好得沒有再好的方法,佛學用一個名稱叫"特勝"。拿現在的名詞
來講,戰略上特別容易勝利的,大統戰,最高的統戰,都把它綜合了。千萬記住,這個裡頭東西多
了,除了這個入門方法,數息、隨息、止息、觀、還、淨,大概講了以外,不要被《小止觀》這些
書把你瞞住了。祖師們沒有騙你,很慈悲地告訴你,但是後面真實的部分,也許怕一些眾生福報智
能不夠,所以沒有說明白。六妙門是最基本的,你要先懂十種一切入,再懂十六特勝,記住!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
進來知道,出去知道。所以修安那般那,我昨天講了,問你們夜裡體會沒有,沒有一個人答復我的。
你呼吸進來出去,完全搞清楚沒有?這很重要的,你不要當成開玩笑,把這七天在這裡當做好玩,你
辜負了自己,也辜負了我。
三、"知息長短",
隨時隨地自己呼吸一進一出,曉得長短。這一句話就是問題了,什麼叫呼吸長,什麼叫呼吸短呢?
你說吳某那麼高,我那麼矮,那麼吳某的呼吸進來特別長嗎?我的呼吸會短一點嗎?怎麼叫知息長
、知息短呢?所以要觀察你自己。有時候身體不好,呼吸進來出去,你覺得只到喉部、胸部這裡,
腸胃都達不到。像那個女孩子,打坐時呼吸會達到丹田、小肚子,甚至這裡有一兩個同學,可以達
到腳底心。呼吸的感覺,知息長短,對風寒燥熱的感受,你靜下來當場測驗,已經知道自己健康不
健康,有沒有問題。知息長短,你要搞清楚主體在這一個知性上,不在息上面。這個知性剛才已經
講過了,身體每一個細胞,內外都普遍的,不一定在腦子裡,而是無所不在的。如果知道息的長短
,你可以測驗身體了,先講到這裡,你們大家自己去體會。不要故意的哦,不要故意去練習呼吸。
佛經告訴你,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這裡把那些佛經歸納,知息長短,配合上你的修持了。
對於飲食男女,要嚴持戒律搞清楚。
第四"知息遍身",
密宗的三脈七輪,中國醫學十二經脈,是直接從身體的內部感覺知道。遍身,就是每個細胞,到哪
裡都很清楚。這個時候不要給一般的佛學騙了。哎呀!這個"知道"是妄想嘛!要四大皆空嘛!那你
就完了。換句話說,你這個時候是"明知",不是"故犯",隨時要明白知道,你們這樣修持下去,只
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做到,你們身體精神永遠保持健康長壽,頭腦是清楚的,事業就順利了。
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你把這三個先測驗好,如果達到第四步知息遍身,你的知性是沒有妄
想哦,若有妄想,用六祖的師兄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任何妄想起來,不要妨礙知性,都把它丟開了,知性則存在。你一邊做工夫,注意呼吸,一邊也知
道自己妄想來嘛,你不要管那個妄想,只管這個息。工夫做到知息遍身這一步,你的變化,用道家
講的四個字"祛病延年",一切病都好了,包括癌症在內,包括死亡在內。你要知息遍身,曉得息到
達每一個細胞,就比較可以長壽,慢一點衰老。至少我現在在桌子上也打坐給你們看,我還可以動
作很快做給你們看。為什麼我這個年齡還這麼輕便呢?知息遍身。
到了第五步"除諸身行",
不得了了,你已經把身體的障礙完全打通了,沒有身體的感覺,身體跟虛空合一了,這是真實的工
夫哦。你看這四個字--除諸身行--滅除身上一切的障礙,都打通了。
進入初禪
到了除諸身行以後,才進入禪定的初禪受喜、受樂。初禪是離生喜樂,如果身體都沒有調整好,你
說四大皆空,你怎麼去空啊?你到了除諸身行的時候,可以吹牛,有一點像四大皆空了,才達到初
禪的受喜、受樂。你們這些喜歡玩聰明的,不要玩聰明了,工夫不是你吹牛吹得出來的。這一次明
白告訴你們,把秘密都揭穿了。初禪是心一境性,離生喜樂,這個定境界來了叫做禪定。這個離是
什麼?身跟心兩個分離開了。這個時候的樂感不是男女做愛那一種快感了,而是全身細胞都是樂感
,發樂了,大樂在腦哦!平時頭部會昏昏的,這時整個的腦得大樂了。我們普通的樂,欲界的樂都
是男女生殖系統的樂,到初禪是腦子的樂。
今天先講了這一部分,晚上大家好好把十六特勝背來,先去體會,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心
拴不回來的用六妙門。現在全世界講修禪、打坐、做工夫統統在六妙門的數息裡頭轉,你說這個差
得多遠啊!下面越來地重要了,慢慢講。現在你們本子都記了,你在腦子裡也要記住,然後你一生
的修持不用問人了。這十六特勝並不是一步一步上來,是穿插的,明天再講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